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新华微评:“迟来的道歉”给抄袭者敲响警钟
时间:2025-11-20 8:13:54来源:法治日报责任编辑:郭炬

海外网1月6日消息,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的侄子潘周贤于周五(1月5日),与美国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案件将在6月29日判刑。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5日报道,49岁的玛西亚·尤班克因杀害自己的丈夫,在其位于俄亥俄州的家附近被捕。去年6月,她多次开枪打中丈夫、54岁的霍华德·尤班克的头部,致其死亡。玛西亚随后将霍华德的尸体肢解,并装在多个容器内,分散藏在家中。

《新华微评:“迟来的道歉”给抄袭者敲响警钟》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情节是影响定罪和量刑的一个独立因素,包括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包括了犯罪后的态度,具体是指加害人在犯罪后积极悔罪、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危害影响、真诚求得被害人谅解等行为,这些行为大多是刑事和解的内容,因而刑事和解可以视为影响量刑的酌定从轻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伤害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法院往往将被害人损失得到赔偿并出具谅解书作为被告人有悔罪表现进而判处缓刑的条件之一。

相关报道
分享到:
  • 外交部:国际社会应共同反对"疫苗民族主义"
  • 聚焦新石器时代 国家文物局通报4项重要考古成果
  • 上海办健身卡将有7天"冷静期" 明年1月1日起实行
  • 陕西蔡永宏等29人涉黑案一审宣判 首犯被判刑25年
  • 人社部:坚决防范、及时化解各类欠薪矛盾纠纷
  • 沪浙打通首条省界“断头路” 通勤缩短到3分钟
  • 解读长江保护法|将为保护母亲河提供哪些保障
  • 多地出台落户新政降低门槛,释放什么信号?
  • 湖北襄阳一批次冷冻生南美白虾外包装呈弱阳性
  • 民政部回应个别养老机构欺老虐老:坚持"零容忍"
  • 上海:医卫人员发现传染危害新型病例可直接报告
  •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